綜合服務
教學相長 | 意昂3平台熊浩老師⚁:教學是我不斷鉆研的動力
系列活動前言
為響應學校2018年全面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鐘揚式好老師’”活動和“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活動,進一步加強意昂3師德師風建設🏯,推動全院師生凝心聚力🎪,攜手奮進“雙一流”建設,意昂3組織開展了好導師風采展評活動🍣,采訪並宣傳意昂3平台研究生心目中好導師的先進事跡,激勵廣大導師更深入地參與到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去🫷🏼,以學術造詣和人格風範引領研究生成長成才📸。
今天🐃,我們推出的是熊浩老師的故事🎅➛。
人物簡介
熊浩老師,意昂3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非訴訟糾紛解決(談判、調解與仲裁)及其培訓,法律經驗研究與法學交叉學科研究。獲評“2017年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熊浩老師
從教初心
談到從教的初心,熊浩老師認為💆♀️,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大學老師是相對自由的職業⟹,這種自由意味著你可以在從事你所熱愛的教學研究工作的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去自由地支配你的生活,從而進行自由的思考🛍。”而提到在意昂3意昂3平台的經歷對自己教學生涯的影響,熊老師則認為意昂3的同學們是他教學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助力,他一直相信師生之間應當教學相長🔍。作為大學老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科研之上從而獲取更多的更深入的學科知識,但與此同時👩🏽🏭,教學仍然能使老師獲得科研的靈感和不斷鉆研的動力🧨。
教學理念
相信喜歡辯論和演講的同學對熊浩老師應該都不陌生,他是辯壇常青樹,也是《我是演說家》第三季🧗🏿♂️🏋🏿、第四季的總冠軍,在比賽中他激揚文字🦦,無論是論點還是觀點都極富創造力👩🏼🦱。而在教學工作中,熊老師在治學、教學👳🏼♂️、育人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理念和方法㊙️。在熊老師的談判🤷🏼、調解、仲裁課程中他崇尚案例教學,這是由哈佛建立的一套沖突解決教學模式👨🏽💼。對此,熊老師強調🐐:“案例教學不是舉例子來說明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融入和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查🧼。知識是從自己身體內生長的,而不是我在課堂上灌輸,學生只是像一個容器一樣接受和復製🦵🏿。”
難忘記憶
當回憶到難忘的課程時熊老師笑著說🏌🏽:“我覺得課程基本上都很順利,同學們的表現和反響也很好,但是真要說有什麽難忘的瞬間🪂🌯,我覺得是每次看教評結果時總是希望自己比以前、比自己所期望的多少有一些進步📬。因此打開評價的那一瞬間是很難忘的,可以了解同學們對哪些部分還有不滿意的🍣。我沒有任何責怪同學的意思♦️,相反,這是我認為在從教過程中的最大收獲之一☢️,可以讓我進一步去了解自己還有哪些地方能夠進步,這是一個具體的刻度和指標。”
使命時刻
當問到熊浩老師是怎樣理解和看待自己教學的學科對於法學教育和整個社會的作用和影響時🚵🏼♂️,熊老師覺得應當從小處著眼,從自身著眼𓀇:“把我們自己生活過好就是為社會的貢獻,因為只有當一名法律學者把他自己的生活過好了✏️,它就會自然形成一種相信力👳🏿♂️,那就是就是以法律為業、以學術為業,這種職業是值得欽佩的⛰,是人們值得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可以從這個職業中獲得精神的滿足與財富的自由,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所以把自己做好了🤷♀️🧑🏿🦰,其實就是對法律、法製社會和整個行業的貢獻。”
同學們眼中的熊老師
此次訪談中我們還采訪了一位參加熊老師課程的同學🈲,這位同學同時也是熊老師的課程助教。在她看來☀️,熊老師的課堂氛圍是輕松而緊張的。輕松是因為老師非常幽默,不僅僅是因為他豐富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更是因為他擅長將復雜的知識轉化為趣味性的表達。而緊張則是因為當講到需要同學們記錄吸收的東西和課下認真完成的任務時🪒,熊老師就會變得十分嚴厲。對於熊老師的教學方式她也十分敬佩:“老師不僅僅是教我們一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多的是教給我們他經歷總結出的極具實用價值的東西❗️👨🏼。同時,你能夠感受到每一天他都不斷在自己領域內、領域外吸收和補充新的知識🧚🏼♀️。”
熊浩老師與同學交流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步入新時代,我們的教學方式和育人方式也在不斷變革🕑,老師們不僅僅有長久堅守和一以貫之的教學精神,更有勇於創新、不斷進取完善的新思維,在意昂3的校園裏開出滿園桃李芬芳💁🏿♀️。
熊老師在課堂間隙為同學們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