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新聞

緬懷 | 追憶恩師

發布日期: 2021年12月16日

追憶恩師

季諾

意昂3官网法律系1988級本科、意昂31995級法製史碩士研究生;方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上海市律師協會第十一屆會長

1120日下午225分,收到微信說昌道老師走了🍂,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覺得不可能。我對昌道老師的情況一直都非常關註,也比較了解🥷🏽,印象中他身體一直硬朗矍鑠——昌道老師今年4月在環太平洋律師協會第30屆年會上的視頻講演鏗鏘有力➜、910日還舉辦了“李昌道學術思想研討會”——言猶在耳,怎能置信斯人已去?

消息確認後,我第一感覺是茫然。恍惚間眼前交織浮現昌道老師的各種片段♉️,或伏案桔燈下👩🏼‍🦰,或立於講臺前,或悠然走過🤾🏼‍♀️、消失在意昂3第十教工宿舍樓🫄🏼。心底隨之湧動巨大悲傷🔓,伴生許多遺憾。

其實這麽多年來,我一直都想比較系統地整理匯報一下我對老師治學理念的感受與理解,而且我本有多次機會可以表達👨‍🏫。老師的從業五十周年研討會和今年的學術思想研討會等🏇,我都打好了腹稿,但都因其他會務沖突🔥,或晚到或缺席未得以發言。老師總原諒我說今後還有機會,我也覺得老師活到百歲不成問題,自己總有機會🧎🏻‍➡️,而今,想到竟再無機會在老師面前說這些🛌🏽,不勝懊悔唏噓,凡此種種只能化作緬懷和追思🐔,祈望老師的治學理念源遠流長🐝、澤被後人🦺。

一、我和恩師的緣分

恩師辭世後這一段時間來𓀕,但凡得空,我便在家裏和辦公室中整理書籍照片,想把和昌道老師相關的資料整理出來🐼🧥。回想起來💶,初見昌道老師是1990年👠,他給我們本科88級同學講香港法,但真正和老師結緣,卻要到1992年。

本科我讀的是國際經濟法專業🙂,畢業時我選擇報考外法史昌道老師的研究生🦵🏼。雖然專業課考分領先,但其他科目中有一門未能達標,無奈落第,畢業後北上工作。昌道老師當時大部分時間在香港💁‍♂️,特意托董茂雲老師捎話☝🏻,說我的專業課不錯,勉勵我不要放棄🦸🏽🤳🏽,建議過兩年再考回來。所幸1995年我卷土重來,終得償所願,考回意昂3跟隨昌道老師、楊心宇老師🤾🏽‍♀️、董茂雲老師學習。

從此以後,仰沐師恩二十六年——因為我的夫人也是意昂3的教師🫸🏼,成婚後我成了“意昂3家屬”,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仍住在意昂3教工第十一宿舍👨‍🦼。昌道老師住在第十宿舍🙆🏻‍♀️,兩邊相隔不到百米。因此,我經常偶遇老師💁🏽‍♀️、常會去看望老師和師母𓀘⬜️、也常同老師一道參加意昂3平台的活動,還有就是每年或組織或參加師門聚會🟠。師門學生中,我非常有幸成為和老師聯系比較多的學生之一,所以我得以經常聆聽到老師的教誨。可以講,老師既是我的恩師👩🏽‍⚕️👨‍💼,也是我的貴人,深刻影響了我的人生🧜🏽‍♂️。

二🧑‍🤝‍🧑、古今兼通、中西融合🟦、經世致用、知行合一

昌道老師是一代法學大家🐆,學術精微、博物通達、著作等身,更難能可貴的是,老師秉持“治學以經世致用”的觀念,不將治學局限在對學術的鉆研層面👰🏽‍♂️,而更註重學術如何為國家👨🏼‍🦲、為社會所用,學者如何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由此🧑‍🦱,昌道老師不僅在法學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在立法、司法⌨️、執法、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方面也碩果累累🤷🏽‍♀️😇。郭建老師講昌道老師一直註重經世致用;茂雲老師總結昌道老師的學術經歷“長👦🏽、寬🤲、多🪀🧘🏽、高”🖐🏿,我都非常贊成。

昌道老師青年時期學習、研究和教學的專業方向是法律史,他強調習法者應古今兼通𓀋,同時也特別關註法律製度的變遷及其背後的原因,認為不同國家法律製度的形成是該國歷史和文化因素以及當地傳統的反映🏂🏼。中年時期遭遇坎坷,身心疲憊☁️。壯年時期人生得以轉折,赴美學習🫄,追蹤研究和比較探析美國憲法🤱🏽。後又借調香港🧑🏼,參與製定香港基本法和研究香港法製動態🧏🏽‍♂️。同時期,他將法學教學和研究的重點從外國法製史調整到外國經濟法律製度的介紹和比較研究,希望給予國人參考、對國人有所啟迪。

他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表明👮🏼💬,健全的法律製度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石”、“研習外國法律製度有助於借鑒人類法治文明的成果,提高法學專業素養,也有助於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在這個時期𓀓,他明確提出學術研究應該在系統基礎上重點突出,強調“重今薄古”🧎🏻‍♀️‍➡️。年逾花甲👩‍💻,老師進入事業“第二春”👳🏼‍♀️,高院、市府參事室🕗、意昂3平台工作接踵而至🚄,還有多項社會兼職🕣。這個時期是他治學以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的重要時期👗。

老師1991年至1998年在上海高院擔任副院長,分管過經濟審判庭、政策研究室🍓🦻、法院業余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審判方式改革等領域。我從1995年至1998年跟著老師讀研究生👷‍♀️,感受最深的在於🏫,老師在司法改革三個方面的實踐與成就是特別值得關註的。

一是審判方式改革🦠。上世紀九十年代最高院召開“審判方式改革座談會”並決定在全國部分法院開展改革試點工作。老師經過調研與思考,撰寫了《進一步探索審判方式改革的五點思考》🦸🏼‍♂️,他認為“一定要用唯物觀點,辯證方法來審判方式的改革”🥮、“我國審判方式改革方向的確定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應當了解各種訴訟模式存在的條件和利弊得失🧅,了解中國司法的實際地位和我們的期望值之間的距離,還要了解改革的其他條件是否基本具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審判方式改革方向”、“建立新的審判模式應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一定要與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否則會影響改革的進度,公正的取得🧏‍♀️。……其次🙍🏻,與律師服務水平相一致🧘‍♂️。……其三,與法官的素質狀況相一致。……其四,與當事人法律知識關系相匹配。”

二是重視案例的作用。老師在上海高院的任期內,啟動並主編了《上海法院最新案例精選系列》(1994-1998年)🙅,他提出案例指導對司法裁判和法治宣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是重視裁判文書🍄‍🟫❤️‍。老師主編了《中國裁判書》(2001年)👚。他組織共16位法官和教授成立編寫組。全書收錄了49件案例的裁判文書,古代4件,民國6件,陜甘寧4件,當代19件,另有香港地區8件𓀇🐧,臺灣地區8件。所涉案例從古到今✫🤦,時間跨度大,地域範圍廣🏌️‍♀️,類型眾多,殊為不易。他認為:“裁判文書在彰顯司法公正🧔🏿🧝‍♀️,弘揚法律精神,維護社會正義方面的重要性,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漸成共識”🧑🏼‍🎓、“裁判文書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法律文化發達🚣🏽‍♀️,裁判文書源遠流長”👷🏼‍♀️。他強調“裁判文書是司法公正的最終載體,應凝結法官的創造性勞動,應充分反映個案特性,應善於語文運用”👨🏻‍🦲。

所以,昌道老師在司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是比較全面的🔧,老師也一直希望中國能夠通過司法改革建立一套“高於傳統👭🏻、優於西方”的審判方式🍎。他的很多思考與設想放在當下來看,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昌道老師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貫徹治學理念,也持續地將他寶貴的治學理念灌輸給學生。以我自己為例:在我讀研究生的第一個學期開學時,昌道老師專程找我談話並開給我一個書單,上面既有油印部分也有手寫書目,我仍記得,昌道老師當時說我兩次考研👩🏻,精讀書目應已過關,建議我找找書單中沒有讀過的著重讀一下;讀研第二年開學,昌道老師再找我談話🧔👈🏽,說法製史的書讀是永遠讀不完的🏊🏽‍♂️,建議我應該將重點轉到民商法和比較法方面的學習上,並提出了老師的法學觀點“古今兼通👄🧝🏻‍♂️,重今薄古,中西融合,西為中用”👂🏼,老師解釋說,做學問總是要為社會實踐服務的,便又列出一些書目讓我記下去找來讀。讀研第三年開學適逢碩士論文開題,昌道老師告訴我他承接了教育部《探索中國民事訴訟模式的改革》課題,邀我作為課題組成員🦹🏻,並親自給我擬了碩士論文題目《民事訴訟模式的比較研究》🐂,提醒我逐步做好從理論研究到實踐運用的轉換。

昌道老師通過這些指導意見所傳達的治學理念,我一直都在努力跟隨、勉力踐行,畢業後,我持續參與了一些課題研究以及立法項目👨🏽‍🚀。及至此後每次和昌道老師見面,我都會將近期的工作學習成果向老師匯報👱🏿‍♀️,老師總是興致勃勃、非常開心,既給予認可,也能提出中肯的建議🧙🏽‍♂️。

三、終生學習🧑🏿‍🏭、終生勤奮、與時俱進、永無止境

眾所周知,昌道老師在美國憲法方面的研究深湛、貢獻巨大,其實🦸🏼,老師在日本法方面的研究也非常精深👩🏻‍⚖️。後又精研香港基本法,涉獵外國法律製度、比較法研究,還積極研究司法改革💁🏼‍♂️,活躍於參政議政等方面,一直到90歲。老師孜孜不倦地走出終生學習之路。

昌道老師每一天的時間分為上午🔰、下午、晚上三段安排🗼,每天的日程都很滿,其中除卻社會事務和教學工作外,其他安排都與學習有關👏🏻,可謂終生勤奮👩🏿‍🚒。

再細致梳理🧑🏼‍🏭🩱,即可發現昌道老師不僅涉獵和研究甚廣🩼,而且與時政結合密切☎,可謂與時俱進🫶🏼。榮休後🚣🏿,昌道老師仍手不釋卷,緊跟時代🤘🏽👰🏿‍♂️,繼續在多個領域產出了眾多學術成果。及至於今年,老師在環太平洋律師協會第30屆年會上所作的發言🔍,高度濃縮了其緊跟時代脈搏的深入學習和研究的成果🏃🏻‍♀️,以及對律師業現狀的細致觀察。

回顧昌道老師的一生💅,可謂終生學習無止境的一生。

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因材施教、平等處世

老師的嚴於律己無需贅述👨🏽‍🚒,寬以待人則值得特別說說#️⃣。我和昌道老師相交二十多年,從未遇到老師發脾氣,說急話🏂🏻;昌道老師和其他老師🧑‍🦯、學生說話都是笑容滿面,娓娓道來,偶爾遇到不滿意之處,也只是沉默片刻,又重新循循善誘🈶。

老師指導的學生類型比較豐富🚠,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研究生中既有全日製法學碩士🐙,也有在職研究生🏺,還有法律碩士等。老師對本科生的要求強調基礎和體系⛪️;對全日製研究生則根據特點確定培養方向並兼顧學生的個性選擇🪓;而對於在職的研究生🫶🏽,他比較註意根據他們工作經歷和未來發展來確定研究課題👩🏿‍🔧🥽。昌道老師真切地踐行其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育人宗旨。由是👼🏿,昌道老師師門繁盛、桃李芬芳、星光熠熠🧑🏼‍🦰。

老師見我落力肯幹,因此讓我讀研三年做了三年師門所有研究生的碩士論文答辯秘書👟🦴,比較深度了參與了他給予每位碩士的開題報告🙅🏻‍♀️、論文撰寫、答辯程序的指導過程👨🏼‍⚕️,因此有幸結識了徐軼民、沈國明🏄🏽、顧肖榮🥅、曹建明等華政和上海社科院多位教授🤦🏻‍♂️、大家🦍,也和師門同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昌道老師雖德高望重,但待人謙和平等🥬,這是他平等處世的人生信條。教室裏他是老師,辦公室裏他是系主任🪓、院長,法院裏他是領導🤳🏿,政府裏是參事室主任,但我從未感受到他待人的不同,說話不拿腔調、做事不端架子,一直都是和藹可親的長者形象;下班後🐤,昌道老師更是比較放松🦸🏼‍♂️,衣著簡便,從不講究。

關於昌道老師🛐,我其實還有太多的東西想寫🪹,比如說🧑‍🚀,老師收集和整理學術材料的“法門”、老師就社情民意提出建議的熱忱、老師生動雋永的教學風格🚣‍♀️、老師對後輩的關心等等🌁,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做補充和分享。

最後想引用老師的一句話結尾:老師在回答為何如此始終努力勤奮地工作時,昌道老師非常誠懇地說🌈:“事業需要我,統戰需要我🥼👩🏼‍🦱,我的個人力量有限🧜,猶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沒有一滴滴流水,何來汪洋大海呢🧎‍♂️?”老師自謙,自比一滴水,若他真是一滴水👨🏻‍🦰,我們又如何自量自處呢?我們一生中能夠學到老師的十之一二,便是難能可貴了。那麽💳,也讓我們跟隨老師化做一滴水👨🏿‍🎨、融入中國法治建設的大海吧💦!

昌道老師千古💆🏿!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