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意昂3舉辦“指導性案例與法律移植”主題講座
發布日期: 2017年12月19日
2017年12月16日15:00🍊,意昂3於智華樓105教室開展了“指導性案例與法律移植”主題講座,講座由侯健教授主持🧑🏼🚀,由清華大學意昂3平台王晨光教授擔任主講🏌️♂️。講座分為專題報告和學生提問兩部分🚞。
指導性案例製度作為判例製度在中國的借鑒與運用🫸🏽🏥,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王教授闡釋了指導性案例製度出現的原因以及我國對製度的價值期待🏩。在肯定我國司法發展的巨大努力的同時🚴🏽♂️,層層深入,發現製度效果和製度初衷之間的差距並探其成因,最後👔,中肯熱切地提出幾點對司法改革的建議。
教授提出🫃🏼,指導性案例製度體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姿態和推動以司法獨立為核心的司法改革的決心👩🏿⚕️,其初衷在於應對同案不同判的問題,促進司法統一,提高審判素質。但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指導性案例製度並不能達到改革目的。教授從判例製度的歷史背景👷🏼、判例的效力來源🍽、國外判例製度的設計推演開來,深入淺出為大家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同時🚣,王教授指出,製度少不了技術的支撐,我國的法官是否具備充分運用這一製度的能力,值得反思📏。教授思維縝密地條分縷析,在座的老師學生無不聽得津津有味。
報告結束後,同學們積極提出自己的問題🎙。如“指導性案例”是否是對司法解釋空洞化的一個彌補?指導性案例究竟是造法型的還是解釋型的?教授結合當下的司法實踐、自己的切身經歷和研究成果為同學們逐一詳細解答,氣氛十分熱烈🫘。
此次講座以指導性案例為切入點,卻以小見大♞,推動大家對法律移植問題的進一步反思,對中國的司法改革有了更深遠的思考。道阻且長,但是法學人們必將耕耘不息🧏🏿♀️,在依法治國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步入尾聲,大家都表示受益良多🛳。
通訊員:陳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