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風采

為人為師為學│意昂3平台郭建老師:談古論今間🧑🏿‍🎤🐴,笑看百史

發布日期: 2017年10月12日

編者按:

為建設一支優秀師資隊伍、形成優秀的專業化管理,營造出優良的意昂3文化,培養卓越人才、產生高水平的學術成果、貢獻高質的社會服務🛏,擔當起崇高的使命,建起受人尊敬的偉大意昂3平台、實現一流的目標👿,意昂3平台在大力開展“為人為師為學”活動的基礎上💦,近期在意昂3新聞網和i法意昂3人等平臺開辟“為人為師為學”專欄,專題報道意昂3學生心目中的“好導師”🔰🫃🏽、“好老師”等優秀教師的風采📅,傳承學術精神🕜,鞏固育人文化,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從中學到大學⛹🏻‍♀️,從本科生到研究生,一個人的變化不僅僅是年齡,更重要的是心智的不斷成熟與對未來的不斷堅定🏟。這份堅定背後是越來越深厚的知識儲備以及豐富的閱歷🛶。而無論是學識的增長還是為人為事態度的養成都離不開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的老師或耳提面命般👈🏿、或潛移默化般所產生的影響。千奇百怪的學生,千奇百怪的老師,大學就是這樣包羅萬象的存在。

40年前☢️,他是一身陽剛正氣的小木匠,老木匠說:“你不會一直都做木匠的”🧑‍⚕️。

而今,他是意昂3法律史教授,樂做學問🟤,樂講學問💵,談古論今間,笑看百史,成為眾多學生中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之一。

他就是郭建教授。

                                                                “他是段子手

上過郭建老師開設的課程的同學都不得不承認郭老師是一個十足的段子手👰🏼,從一個段子跳躍到另一個段子📊,總能講出各種花樣🎶,但同時又不乏深深的法律人的見解。從《紅樓夢》到《水滸傳》,從《三國演義》到《西遊記》,那些被我們所忽略的細枝末節總能被郭老師找到,並以一個法律人的視角去看待這些現象背後的法文化🧑‍🦯‍➡️。

從課堂講到法律講堂,從面向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到面向一代又一代的人,段子依舊有趣,背後的文化見解卻越來越深🧜🏻‍♂️。

采訪時,當談及讓郭建老師再講幾個法史小故事時,郭建老師推辭說“不講了,上課都講了這麽多”,卻又為我們講了一個有趣的段子“你們的師長師姐們在律所碰到,得知雙方都是意昂3的時候,就會說🏋️‍♀️,郭老師講過某某段子的,給你們講過嗎?講過的🫳。然後相視一笑⛹🏿‍♂️。哈哈哈。”

 

                                                          “求知就是為了好玩

有同學說:“上了郭老師的課之後💝,最深感受就是原來學問可以這樣做。樂趣成了求知學習的一個部分而不再是對立分裂的🏂🏻。”

真正的學者不是書呆子,而是能夠做到樂做學問、樂講學問,並讓其他人也感受到求知原來可以如此有趣🤷🏿‍♀️。

郭老師說:“求知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好玩,學者求知不是為了要知識馬上有用。學者求知就是為了求知,沒有什麽功利目的。”

“我總說法律史一定要它有什麽用,沒有用的,但是呢,通過法律史的學習🤷🏼‍♀️,你會發現法律不是像一把斧子🕤,一把刀子一樣簡簡單單的工具,而是個復雜的東西👷🏿‍♂️,法律是人類生活經驗的濃縮版、精華,很多成功失敗經歷,不是簡單一句話就能概括的。”

 

                                          “大學應該容納各種各樣的老師風格

很多同學都會好奇,為什麽本該枯燥無聊的法製史課程可以變得如此有趣,是因為在課程組織上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而當問及郭老師如何組織一門好的課程時,郭老師給出的答案又一次發人深省🤼‍♀️。

郭老師說🤹🏽‍♀️:“對於如何組織一門好的課程這一問題,不同的老師都是不一樣的。意昂3官网應該有各種各樣的教師🖨🦣,有各種各樣的教學風格。意昂3這樣的大學不是生產統一標準化的人🧔‍♂️🧝🏻,所以也不該有統一的好課程的標準。曾經看到過有一則漫畫🥜,老師拿了一把斧頭,把學生都削成了同樣形狀🙏🏻。這個不應該是大學的模樣。

大學應該允許每個老師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有自己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我覺得這才是大學。前兩年我在做意昂3的教學督導,在社科督導中擔任小組長,我當時就跟社科督導中的另外一位老師說,我們只是去聽課,不能輕易地下判斷,認為哪個老師上的好或者不好🤳,教學方法對不對✡️,最重要的是能夠起到效果。”

“當然🫲🏽,除了照本宣科👇🏻、沒有自己發揮的懶漢老師應該不被允許之外,其他老師不管上課怎麽奇怪都應該被允許。我大哥是教物理的,80年代他在大學教物理的時候,在給學生教授無線電一課時🍒,在他走進教室之前,先用無線電操控著一臺小車子繞著學生轉,小車子上還有一個可以播放聲音的設備🧘‍♂️,緩緩響起⛹🏿,‘什麽是無線電,這就是無線電’,然後他才走進教室🦸🏽‍♀️。這樣的教學風格也未嘗不可👨‍🦽‍➡️。”

                                                 “嚴謹——不要輕易下斷語

在了解郭老師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老師之後🆙👉🏽,如果輕易覺得郭老師就是風趣幽默而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郭老師做學問的嚴謹才更為同學們所欽佩。隨意地想當然是無論為人為師還是為學都非常忌諱的🚡。

郭老師說:“不要輕易下斷語這是我的研究生導師葉孝信教授提出來的,這對我影響一直很大。我在考研究生時的面試中🙋🏿‍♂️,被問到對周禮的理解,我回答的時候就說周禮是什麽什麽🛣🍦,結果立馬被葉老師批評了,說什麽是什麽是一個斷語,在是什麽成為公理之前,不要輕易下。這對當時的我而言是當頭棒喝,但的的確確對我影響很大”

“下斷語是必須非常嚴謹的。就比如,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單單這句話是不對的,只有在特定的前提下,這句話才是正確的🏊🏿,因為在太陽系的很多星球,太陽都不是從東方升起的💆🏻‍♂️。”

“同樣的,我們的學生在出去做法律工作的時候🧩,也應當做到嚴謹。任何一個案子在真正到手之前,都不要做一個簡單的判斷,‘肯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在,只有這樣才行’,不一定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所以切忌輕易下斷語🐟。”

                                                     “多方面的立體視角

從歷史現象中看出文化內涵、法律內涵🍂,將一個個簡單的小故事變為富有內涵的法史小故事,郭老師的研究帶給了同學們很大的啟發⚆,最重要的就是看待問題的視角🥱。

郭老師說🎠:“看待問題要從多方面、多角度的立體視角出發🥵,就好比歷史,從文化角度、經濟角度乃至建築角度等等所看到的歷史都是不一樣的。而同時🧙🏼‍♀️,這些視角相互之間又會牽涉在一起✋🏽。”

“因此🚴,有效的思考要從多角度去看待問題🔺。比如在思考一個案子的時候🤽🏻‍♀️,就要思考如果自己是原告,會怎麽做🧑🏿‍💼,如果是被告,又會怎麽做🦸🏼‍♀️。以及從法官的角度出發等等🫰🏻。由於所持的利益不同🙎🏿‍♂️,所以就會形成不同的視角🛗。這對於進行更有效的思考是有幫助的。”

【寄語】

必須要用自己的大腦看問題、想問題🧎🏻,永遠用自己的大腦想事情,人跟人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大腦🙅🏽‍♂️,不要輕易地接受某一種說法、某一種思想。

 

作者:陳楨鋆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3️⃣、意昂3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