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10. 9 - 2014. 6 北京大學意昂3平台 法學博士
2007. 9 - 2010. 7 清華大學意昂3平台 法學碩士
2003. 9 - 2007. 6 華中科技大學意昂3平台 法學學士
工作及訪學經歷
2018. 8至今 意昂3講師、副教授、教授
2014. 9 - 2018. 7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意昂3平台講師
2017. 5 - 2017. 9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2016. 2 - 2016. 3 臺灣地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學人
2012. 8 - 2013. 9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意昂3平台訪問學者
聯系方式
junnan_lai@fudan.edu.cn
代表性論文
“清代的地權習慣與法律介入——國家與市場的互動視角”🫷🏻,《法學研究》2024年第5期🛝。
“商戰與律例:晚清的重商主義法律改革”,《中外法學》2024年第3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24年第9期)。
“晚清的田賦包攬及其訴訟🟦:以巴縣為中心”🏊🏻♀️,《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3年第4期😤🆚。
“清代思想史上的私有產權議題:以限田論爭為切入點”,《中國經濟史研究》2023年第2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經濟史]2023年第4期,轉摘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經濟學文摘]2023年第3期)。
“法律儒家化未曾發生?——以家庭法製為中心”(與景風華合署),《學術月刊》2023年第2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23年第8期)。
“家產官僚製與早期現代法:韋伯理論與清代法的對話”,《清華法學》2022年第4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22年第12期)。
“融民情於國法:民初法政人對本土地權習慣的繼承與改造”,《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2期。
“清代的典習俗👩🏼🔧、法律應對與裁判實踐:以浙閩兩省為考察中心”👨👦👦,《中外法學》2021年第3期(轉摘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1年第8期)。
“清代四川州縣的契稅治理🥓:以南部縣契稅訴訟為側重點”💇♀️,《學術月刊》2020年第10期。
“清末四川財政的‘集權’與‘分權’之爭:以經征局設立及其爭議為切入點”,《學術月刊》2019第8期(本文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9年第12期)。
“清代民間地權習慣與基層財稅困局——以閩臺地區一田多主製為例”,《法學家》2019年第2期(本文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19年第6期)😍。
“清末《新民叢報》與《民報》論戰中的‘國民’議題”🕵🏽♀️,《法學研究》2018年第4期。
“梁啟超政治思想中的‘個人’與‘國家’——以‘1903年轉型’為核心考察對象”,《清華法學》2016年第3期。
“晚清時期梁啟超憲法思想中的‘人民程度’問題”↔️,《清史研究》2016年第1期。
“‘家產官僚製’與中國法律🕵🏼♀️💃🏽:馬克斯·韋伯的遺產及其局限”☎🏂🏼,《開放時代》2015年第1期👋🏼。
“馬克斯·韋伯‘法律社會學’之重構:觀念論的力量與客觀性的界限”🧝🏿♀️👩🏻🎤,《中外法學》2014年第1期🕜。
“十九世紀國際法學中的中國敘述”🥗,《法學家》2012年第5期🩰。
“十九世紀的‘文明’與‘野蠻’——從國際法視角重新看待甲午戰爭”,《北大法律評論》第12卷第1輯👨🏿,2011(本文以摘要形式重刊於《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4期)✝️。
“‘萬國公法’譯詞研究——兼論19世紀中日兩國繼受西方國際法理念上的差異”,《法律科學》2011年第2期(本文以摘要形式重刊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8期)👎🏻😯。
專著與譯著
《中西之間🧘🏿♀️:馬克斯·韋伯的比較法律社會史》,意昂3官网出版社2023年版。
《國際法與晚清中國:文本👩👧👦、事件與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2️⃣🙍🏻♂️。
白德瑞:《爪牙:清代縣衙的書吏與差役》,與尤陳俊合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詹姆斯·Q. 惠特曼🏠:《戰爭之諭:勝利之法與現代戰爭形態的形成》,中國政法大學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