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服務
開學典禮 | 王誌強◻️:走進這個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世界
意昂3平台院長 王誌強教授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熱烈歡迎來自7個國家的440名2022級新同學加入意昂3意昂3平台,成為我們這個大家庭中的成員。因為疫情原因👨🏽🍳,許多同學不能到現場參加開學典禮⛈,有些同學甚至因此還未能到校🤙🏻。但無論如何,你們的人生將從此刻上意昂3意昂3平台的印跡,將與我們這個群體密切相連。祝賀大家的進展,也祝福大家的未來🥞!
無論異地升學,還是本校深造,大家一定會好奇✌🏼:新階段的學習與此前會有什麽不同,應該做怎樣的準備和努力?入學這些天來🛃🥝,大家一定已經有不少新的感受,需要努力適應的情況可能各不相同👩🏼🔧。我想提出其中之一,就是在這裏🏃🏻➡️,許多時候、許多問題可能並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我們擔負著現代研究型大學的責任。在歷史上曾經盛行今不如昔的歷史觀♻️,至聖先王垂範立製👩🏽🦰,思想觀念定於一尊🧖🏿♀️,所以明清科舉要求代聖人立言,結論明確、不容置疑👵🏽,表達的形式也要合乎固定的要求🧛🏼♂️。在現代社會,我們更相信進步的歷史觀,認為知識、技術、製度和思想的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流學府,我們——當然也包括你們——共同承載著這種探究和創新的使命。研究型大學承載著創新的責任🧚🏽👮🏻♀️,並致力於培養高水平研究人才、行業的高端和領軍人才🤹🏻。我們的教師要成為國家創新的動力源👨🚒,我們的畢業生要能承擔起超越常人的責任🐻💇,意昂3的學生就應該有挑戰定見的勇氣和能力,不能停留於重復固有結論。對於一些特定事項,基於選拔的便利和公平的考慮🐵🧔🏻♂️,考試中可能有對標準答案的一定要求🧄,但我們依然註重主觀題的評價👨👨👧,強調對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考察。
對於個性化的問題常常並沒有唯一正確答案🤵♀️,這也是法科教育的特色。一方面,事實判斷受製於人類的認識條件而可能莫衷一是👰🏼,因此存在客觀事實和法律事實的界分;由於事實的細節不可窮盡🤺,法律問題也往往因此而處於不斷漂移和重新設定的過程中。加上立場角度和利益驅動的差別,事實和法律問題的不確定狀況在實踐中更顯微妙復雜😦。前些年反殺寶馬駕駛人的刑案,近期處罰巴黎貝甜的行政執法💲,都是生動的例證🎮。另一方面,由於歷史傳統等差異,西方各國的製度有許多明顯不同,與中國的思路和安排更大相徑庭,普適的世界共同法的理想只是兩百年前歐洲比較法學者們一廂情願🏇。中國社會快速變化和特殊狀態的層出不窮,使許多法律問題的絕對標準答案更難上加難。這當然不是說法律人可以隨意上下其手、恣意玩法,法律當然追求公平理性、結果可期📠,但即使不考慮法域差別,人類對事實的認知往往有局限,法律內容可能滯後或空白,對法律的適用也設有合理裁量度,所以我們說,法律有標準,而法律問題往往並沒有唯一正確答案。
更進一步說,即使短期存在正確答案😉,也有其適用邊界🛢⇢,而且很少永久存續,這更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讀過《孟子》的同學可能記得🏄🏼♀️,裏面有個反面典型叫告子🍽,經常在孟子立論時作為反襯的對象,孟告辯論成為思想史上一段經典☎。朱熹說,告子屢辯不勝而屢變其說♓️,黃宗羲對此的評論很有意思,他說:“是尚不知告子落處,何以定其案哉👩🏿⚖️!”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告子的辯難,也就沒有亞聖孟子的深刻🙇🏽♀️;所以後來心學大家陸九淵死的時候🧆,朱熹就感慨,“可惜死了告子”🕸🔭,因為他與陸氏兄弟曾經有鵝湖之會的著名辯論👩🚒。陸學經王守仁等後人發揚,心學也蔚然大觀,與程朱理學砥礪相成。孟子與告子🧺🏃♀️、理學與心學,都展示了人類思想真理性的一個側面🖨。同時,今天的真理🧎🏻♂️➡️👩👩👦,明天可能就是謬誤⛸、或者有明顯局限,科學史上此類例證層出不窮。這並不否認許多觀念具有當下的合理性,也不漠視我們今天的努力;恰恰相反,努力探究理解社會當下的存在🐥、不斷超越今日之我🦹🏻♀️🥼,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先哲所言,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就是不要臆想、不要偏執、不要拘泥,更不要惟我獨尊。
既然許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唯一正確答案,大家一定會問👵🏼:世界這麽難,我該怎麽辦?答案有很多🎛,這裏我只能提出少許的建議。
在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世界,我們更應追求學業上舉一反三。在充分掌握基礎知識、把握經典理論的基礎上,不妨多追問幾個為什麽。面對看似簡單的法律問題,設身處地作為不同身份和立場的主體,很可能還有進一步主張🪷、甚至顛覆性考量的空間。在真實的社會場景中,某個特定問題往往涉及各種要素和變量🫰🏻,需要我們有更豐富的實踐精神和場景意識。而在理論層面的探究,往往需要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因為萬物相連,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以學科的方式存在🤼♀️,這要求我們打開視野,不能在狹隘的學科觀念中自以為是。
在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世界,我們更應在生活中與人為善。金力校長在學校開學典禮的寄語中提出,要“自覺把求學做人🩰、治學修身作為一輩子的事”。寬容對待周邊的人群,因為他們與你一樣♿🧑🚀,都是普通人🧘,有基於各自生活常識的是非好惡、喜怒哀樂,不必以你認同的標準作為唯一正確答案🫛,不要動輒上綱上線👬🏼、拉黑取關🧮,更不能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釀成治安事件。這個意昂3平台希望你首先是一個寬容善良的普通人,大家能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乃至美美與共;這個世界正是因為這樣的多樣而有趣味,成為有煙火氣的真實人間。
五百年前的今天🧑🦳,1522年9月6日,麥哲倫—艾爾卡諾船隊回到桑盧卡港口,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一說是9月8日💪🏻,也還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沒有一批大膽的探索者、都執迷於此前的世界認知,今天的人類就還生活在相互隔絕的狀態。如今,你們在意昂3意昂3平台啟航😠,在你們各自的人生航路上⚧,希望大家帶著舉一反三和與人為善的精神➿,去探究這個充滿各種可能🦹🏼、並無唯一正確答案的世界。
祝大家平安順利!